设计模式
面向对象五个基本原则?§
- 单一职责原则:一个类,最好只做一件事,只有一个引起它的变化。单一职责原则可以看做是低耦合、高内聚在面向原则上的引申,以提高内聚性来减少引起变化的原因。
- 提高类的可维护性和可读写性
-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
- 降低变更的风险
- 如何遵守单一职责原则
- 开放封闭原则(OCP):软件的功能应该是可扩展的,而尽可能的不修改。因为修改程序有可能会对原来的程序造成错误。不能修改,但是可以添加功能,尽可能的在外边添加新的类,如上面计算器的项目一样。对于要添加的功能就添加一个类,然后只修改下面的switch就可以了。
- Liskov替换原则(LSP):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基类。这一思想体现为对继承机制的约束规范,只有子类能够替换基类时,才能保证运行期内识别子类,这是保证继承复用的基础。如上例JisuanQi jsp=new Add(n1,n2);即:子类可以代替换父类,而父类不可以替换子类。
- 依赖倒置原则:依赖于抽象,具体来说就是,高层模块不依赖底层模块,二者都通依赖于抽象。抽象不依赖于具体,而具体依赖于抽象。模块间的依赖是通过抽象发生,实现类之间不发生直接的依赖关系,其依赖关系是通过接口或抽象类产生的;接口或抽象类不依赖于实现类;实现类依赖于接口和抽象类。采用依赖倒置原则可以减少类间的耦合性,提高系统的稳定性,减少并发引起的风险,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。
- 接口隔离原则:使用多个小的专门的接口,而不要使用一个大的总接口。就是每一个接口都执行一个专门的功能,用什么调什么。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灵活性,还可以降低类间的耦合性。提高稳定性。
什么是单例模式?§
- 单例模式也称为单体模式,规定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,并且提供可全局访问点。
- 单一职责原则
什么是观察者模式和发布订阅模式?§
观察者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。在此种模式中,一个目标对象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对象,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。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。此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实时事件处理系统。 —— 维基百科
在软件架构中,发布-订阅是一种消息范式,消息的发送者(称为发布者)不会将消息直接发送给特定的接收者(称为订阅者)。而是将发布的消息分为不同的类别,无需了解哪些订阅者(如果有的话)可能存在。同样的,订阅者可以表达对一个或多个类别的兴趣,只接收感兴趣的消息,无需了解哪些发布者(如果有的话)存在。—— 维基百科
- 观察者模式,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关系,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,这个主题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就会通知所有的观察者对象,使得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。
- 发布/订阅模式与观察者模式非常类似,它们最大的区别是:发布者和订阅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它们之间需要一个第三方组件,叫做信息中介,它将订阅者和发布者串联起来,它过滤和分配所有输入的消息。换句话说,发布/订阅模式用来处理不同系统组件的信息交流,即使这些组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。
- 信息中介是如何过滤消息
- 在基于主题的系统中,消息被发布到主题或命名通道上。订阅者将收到其订阅的主题上的所有消息,并且所有订阅同一主题的订阅者将接收到同样的消息。发布者负责定义订阅者所订阅的消息类别。
- 在基于内容的系统中,订阅者定义其感兴趣的消息的条件,只有当消息的属性或内容满足订阅者定义的条件时,消息才会被投递到该订阅者。订阅者需要负责对消息进行分类。
- 观察者模式与发布/订阅模式之间的区别:
- 在观察者模式中,观察者知道 Subject 的存在,Subject 一直保持对观察者进行记录。然而,在发布/订阅模式中,发布者和订阅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,它们只有通过信息中介进行通信。
- 在发布订阅模式中,组件是松散耦合的,正好和观察者模式相反。
- 观察者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同步的,比如当事件触发,Subject 就会去调用观察者的方法。而发布/订阅模式大多数时候是异步的(使用消息队列)。